“EMBA的最高境界是能夠對付周期,我們一定要注意周期這個詞。”德意志銀行亞太區投資銀行執行主席蔡洪平先生6月8日做客中歐EMBA行知講堂,在做題為“中國經濟轉型和周期應對”的演講時如是說。www.raf9.com/ziliao/
初見蔡先生,他和我們想象中老謀深算的投資銀行家非常不一樣,中等個兒,明亮的黑眼睛,粉色的襯衫,不打領帶,很實在的一個人。待他開始講課,鏗鏘有力又不失幽默的話一連串蹦出來,當過兵的他果真有“大將”的范兒。歷時三小時的課程,蔡先生一氣呵成。他以豐富的案例和翔實的分析,與中歐EMBA同學們分享了他對當前經濟改革與轉型,以及企業家社會責任的深入思考,并從專業的角度探討經濟轉型與改革的具體方法和途徑。
蔡先生以解讀國際形勢開場,指出美國經濟是發展的時間問題,歐洲經濟是解決問題的時間問題,中國經濟則是解決發展的方向問題。他認為,中國經濟發展已進入到一個前所未有的轉型期,這個轉型期有三大特點,即從原來的短缺經濟轉到過剩經濟,從爆炸式增長變為整合經濟,同時,因后工業化之后城鎮化、國際化和市場化的配套發展,導致對未來經濟轉型存在著誤區或者過分自信。
第一個誤區在于中央政府的調控政策。過往10年,中國的調控違反了周期,降低了中國經濟的市場化進程。第二個誤區在于企業家的過份自信。因經濟爆炸性增長以及四化連動的結果,很多經濟周期到了中國被屏蔽,抹殺了企業家對轉型迫切性的認識和動力。第三個誤區在于對國際市場缺乏認識。蔡先生以自己在德國幫朋友代買奶粉的經歷為例,談中外文化差異及其帶給中國企業的負面影響,引發中歐同學們思考。
在產業升級和周期調整上,蔡先生建議加大投資規模和放開房地產市場來消耗過剩的產能。文化障礙,企業的短期行為,以及中國不健全的法治環境,都是改革的當務之急。
最后,蔡先生特別強調國有股需減持,以推動國有企業的市場化。他以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為結語,并當場與同學們進行了精彩的互動問答,引發陣陣掌聲。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劉勝軍博士代表中歐向蔡先生致謝。
蔡洪平,德意志銀行亞太區投資銀行執行主席、亞太區執行委員會委員,H股創始人之一。蔡先生一直致力于幫助中國企業進行現代化改制、改革并進軍國際資本市場,從2003年起在國際資本市場上創導和實現了“中國溢價”,享有“中國民企首富園丁”稱號。
敏于知,健于行,知行合一。如EMBA課程主任陳杰平教授介紹,“行知講堂”致力于將有豐富實戰經驗的企業家請進來,與大家分享實踐心得,成為EMBA課程中教授系統理論知識的有益補充,使同學們的知識來源更加多元化。
發布者:caiji
來源:EMBA招生信息網本頁網址:http://www.raf9.com/ziliao/xiangmu/1586.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