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院長吳柏均宣布啟動首批能源化工EMBA,這也是中國第一個專業的能源化工EMBA項目。如今,隨著學員對所處行業本身的知識需求愈發加大,越來越多的EMBA項目走向了“專業化”道路。但業內人士認為,專業型的EMBA所培養的人才不僅具備管理本行業企業的能力,更應該是能適應任何行業需要的系統性管理人才。www.raf9.com/ziliao/
打造品牌特色
在以“美麗中國”和“綠色經濟”概念主導的“中國經濟升級版”逐步成為國家發展核心的時代背景下,國民經濟支柱化工能源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當下大熱點。
然而,隨著行業的迅猛發展,一些問題也隨之出現,首當其沖的便是粗放型生產運作模式帶來的環境惡化等一系列問題。與此同時,全球經濟復蘇步伐放緩,國內經濟增長速度趨緩,國際國內市場對化工產品的需求疲弱等行業性問題也在不斷考驗著化工企業掌舵人的判斷與決策能力。
為了滿足化工能源產業鏈上的企業家以及企業高層對技術、管理系統知識的需求,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開設了能源化工EMBA。據悉,該EMBA項目是基于華東理工大學的產業基礎,經過長時間的行業調研所開設的。
值得注意的是,EMBA教育的專業化細分已在中國的商學院中蔚然成風。據專業人士介紹,在國內,高校在精英培養上一直是將專業門類劃分較細,而絕大多數精英都并不具有跨專業和學科領域的專業背景等,所以造成適合讀EMBA的人群中復合型精英的比例很少。而很多高校按行業、專業來開設EMBA項目,正是為了更適合國情地為企業高層提供某一專業領域所涉及的專業、管理知識訓練,從而更好地為老板和高管“補課”。
EMBA的專業化不僅體現在生源主要來自同一行業,同時師資配置上也應更體現專業性的特點。吳柏均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能源化工EMBA的師資是完全根據他的講課質量和學生的反映,實行淘汰制。”
向國際看齊
2003年,清華開辦國內第一個房地產EMBA班,打開了專業化EMBA教育的大門,其后,銀行EMBA、醫藥EMBA等不一而足。各個大學和商學院都依托本身特長優勢,推出具有特色的專業EMBA項目。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推出的“科特勒EMBA”項目側重企業戰略營銷的實施,是國內首個以“戰略營銷”為方向的特色EMBA,并由被譽為“世界營銷之父”的菲利普·科特勒博士親自授課;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推出了醫藥衛生方向的EMBA項目;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開設“現代影視傳媒管理EMBA”,針對影視傳媒行業管理的特殊性開設。此外,一些行業性院校,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也推出了自己的專業方向EMBA項目。
國外商學院教育的發展歷程也印證了中國EMBA專業化發展趨勢的必然性。北京大學研究員李懿恒表示,以美國半個多世紀的商學院教育來說,辦出自己的特色已經成為它們生存的基礎,“隨著EMBA教育市場的日益細分,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專業方向EMBA項目”。
吳柏均也指出,“世界名列前茅的商學院基本都具有自己非常明顯的特色,例如,美國密西根大學的人力資源管理、哈佛大學的領導力項目,都是依托學校本身的優勢來最大限度發揮長處。”
與綜合能力相協調
然而,業內人士也指出,所謂“專業EMBA”,并非意味著放棄對綜合管理技能、全局戰略思維的訓練,而是在綜合基礎上發揮商學院的專業優勢。
首先,跨行業管理的綜合能力為專家所重視。“作為一個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他應該在任何一個行業都有能力領導企業,這是最基本的。”吳柏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強調,EMBA培養的目標是企業綜合性很強的決策者、領袖,而不應該局限在非常細窄的知識,不僅做技術的要懂管理,做管理的也要通曉技術,更重要的是不僅要能管理本行業的企業,EMBA培養的人才應該能適應任何行業的需要。
即使在同一個行業內部,課程設置中綜合管理能力和專業化方向仍然需要統一協調。盡管專業化細分風生水起,但有專家認為綜合能力培養才是主流,不可盲目迎合市場。“EMBA作為培養企業高層綜合管理能力的培訓項目,綜合性教學應該是主流,專業細分則是高校根據市場需求開設的分支項目。”復旦大學EMBA項目執行主任徐建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EMBA專業可以細分,但應該建立在商學院自身的辦學特色上,而不是一味地去迎合市場。
發布者:caiji
來源:EMBA招生信息網本頁網址:http://www.raf9.com/ziliao/xiangmu/1533.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