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1日下午,第5期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博士后“延安之春”論壇在房山區長陽鎮成功舉行。本期論壇的主題是“美國經濟社會創新的考察與啟示——以波士頓市為例”,主講嘉賓是光華管理學院李旭鴻博士后。李旭鴻博士結合參加美國培訓與考察內容,重點講解當前網絡經濟背景下的美國新技術和新產業的發展現狀及啟示,以及教育改革等社會創新,并介紹“問題-對策-挑戰-可持續”的實用分析方法,注重全過程互動,交流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參加者紛紛表示報告內容詳實、信息量大,充滿了新案例、新思維、新方法和新經驗,交流互動效果好,“很有啟發、大開眼界”。(北京EMBA:www.china-b.com/emba/diqu/beijing.html)
李旭鴻博士,目前就職于國家財政部,是北京大學法學博士、應用經濟學博士后,公開發表的經濟與法律方面的研究成果較多,多次參與國家重大稅制改革和稅收立法等工作。在此次演講中,李旭鴻博士結合赴美考察和培訓情況,以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市為例,采用“問題—對策—挑戰—可持續性(PSCS)”的分析思路,首先介紹了美國經濟社會概況,美國政府的財政收支、支持就業、應對氣候變化、移民、外交、衛生健康、應對腐敗等方面的政策趨勢;然后,結合底特律和克利夫蘭城市興衰,分析了產業結構變化、就業機會增減、人口遷移、尤其是技術創新與城市興衰的關系,重點比較了突破性創新和漸進型創新的關系及發生機制。其次,運用美國經濟社會創新中的大量第一手案例,重點分析了被譽為未來制造業的3D打印技術的發展現狀及趨勢,歸納出網絡經濟形態下,“低成本”和“便用性”是影響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再次,結合在反省中創新的美國教育體系,重點介紹了美國義務教育階段的特許學校,總結教育創新一方面要滿足不同的教育需求,注重個人獨立性、創造性的培養,另一方面要適應經濟和產業發展需要。第四,總結了實現突破性創新的實現模式和機制,介紹了在移動醫療領域做出諸多創新的美國波士頓大學扎曼教授的成長經歷,對中國學者和創新人才的成長提供了啟示。最后,李旭鴻博士運用PSCS方法,引導參會者針對某企業人才短缺問題進行實戰分析,在提煉解決方案、分析方案面臨的挑戰的基礎上,提出了改進措施,實現方案的可持續性目標。
此次與會人員匯集了經濟、法律、行政、管理、化學、材料學、環境保護、醫學、藥學、體育學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而且還有很多來自銀行、證券、地產、石油石化等實業界的中高層管理人員,大家結合各自的研究領域和工作經歷,在論壇進行中,圍繞著美國經濟創新社會對中國的啟示、挑戰以及應對,紛紛發表見解,參與討論,使得論壇交流充分,成為一場思想和觀點交鋒的盛宴,達到了“延安之春”論壇“啟迪、啟發、啟示”的宗旨和目標。
發布者:caiji
來源:EMBA招生信息網本頁網址:http://www.raf9.com/ziliao/luntan/1798.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