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球供應鏈戰略:生產外包、制造業回流、近岸”為主題的2013 “全球供應鏈戰略”(Global Supply Chain Strategy)上海高層學術高峰論壇于2013年6月4日在上海交大徐匯校區中院召開,該論壇由麻省理工學院David Simchi-Levi教授、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Morris Cohen教授與上海交大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董明、劉少軒教授共同發起,由交大安泰國際高層管理培訓部承辦。來自國內外學術界的專家們以及企業界的高層管理人員近70人參加了論壇;本次論壇邀請了學術界與企業界的多位演講嘉賓做主題演講,分享來自學術界最前沿的科研成果,行業領先企業的全球供應鏈經驗和觀點。作為主辦方之一,我院副院長董明教授致歡迎辭、劉少軒副教授主持,并共同參與圓桌討論。www.raf9.com/ziliao/
近年來企業全球供應鏈的生存環境發生了許多變化,為了減少不確定性、避免風險,許多跨國制造企業正在重新設計他們的供應鏈結構、調整相關采購決策。近三十年來,一大批美國、歐洲、日本企業將生產外包(Outsourcing)轉移到中國,在低成本國家生產成為制造業主流。今天,他們中的一些企業開始將制造轉移回本國(制造業回流Re-shoring),或者轉移到更接近本土市場的鄰近國家,比如墨西哥、東歐等國(近岸Near-shoring);但是,同時另外一些企業仍然堅持離岸外包戰略,繼續選擇在中國生產。
在上述背景下,本次論壇主要關注跨國企業的全球生產和采購現狀,特別是總部在中國或在中國運作的大型制造企業的當前全球供應鏈戰略。此次論壇邀請了大型跨國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參與,包括Dell、Nike、Honeywell、聯想、上汽集團、LV、, Marykay等,交流各自企業當前的全球生產和采購實踐,探討全球供應鏈的發展趨勢,分享管理思考和決策經驗。
麻省理工學院的David Simchi-Levi 教授以“Global-Local Manufacturing and Supply Chain Strategies”為題發表了主題演講,強調了目前全球供應鏈的主要三個上升趨勢:發展中國家勞動力成本(Labor Cos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物流成本(Logistics Cost)、供應鏈風險 (Risk & Volatility),在這些環境前提下根據最新研究提出:制造業如何判斷是否需要由離岸(off-shoring)轉為近岸(near-shoring)的戰略?提出通過分析基礎設施轉移成本與物流成本占比的象限組合;以及勞動力成本占比與物流成本占比的象限組合來確定。美國沃頓商學院的Morris Cohen教授以“Global Supply Chain Strategy: A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Tradeoffs, Risk and Impact of Outsourcing, Re-shoring and Near-Shoring”為題,啟發企業家如何考量外包(Outsourcing)、回岸(Re-shoring)、近岸(Near-shoring)的影響和各自帶來的風險。
另外,英格索蘭安防集團亞太區總裁余鋒先生以“Rising Wages and Talent War”為題,TCL總裁特助、波蘭運營副總經理郭氫先生以“TCL EU Operations Global Network Optimization for Productions and SCM”為題,以及戴爾全球供應商質量總監Charla Serbent女士以“Developing Supply Chain Strategy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為題分別做了主題演講,分享了就此次主題在各自領域的經驗和觀點。最后,所有演講嘉賓還舉行了圓桌討論,與聽眾一起展開了激烈的探討與互動。
會議結束后,參會者對此次論壇給予高度評價,表示收獲頗多、意猶未盡,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此類結合學術最前沿的研究成果與企業界最新實踐論壇,為學者與管理人員創造一個深入交流與思想碰撞的平臺。
發布者:caiji
來源:EMBA招生信息網本頁網址:http://www.raf9.com/ziliao/luntan/1577.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