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EMBA學費非常貴,但是話說回來,EMBA也不是交不起學費的人去讀的呀。不說各種商界新貴、大佬都愿意去讀個EMBA玩玩,就連明星和土豪都對EMBA趨之若鶩。如果說以前的EMBA入學還有很大的水分,從今年開始EMBA進行改革之后,并入統考。不知對想要報考的各位來說心下是如何滋味?盡管門檻變高,阻礙了一部分人的入學之路,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讓EMBA更加規范,讓其教學回歸本質——就是充電。
那么既然回歸到“充電”的本質了,就不得不關注到底哪些學校的EMBA項目更值得去讀。哪個學校值得去讀,可能我們自己很難去客觀地判斷,不過,自有各類權威榜單幫你總結。
英國《金融時報》自2001年起每年會推出全球EMBA全球榜。今年的金融時報依然公布了全球EMBA項目排名。中國內地多個EMBA相關項目上榜,部分國際項目排名非常靠前。當然,榜單歸榜單,不能一切唯榜單馬首是瞻,只有分析才能知道它們到底值不值得讀,值不值得投入那么多學費與經歷。
清華大學/歐洲工商管理學院EMBA (Tsinghua-Insead EMBA)
這個項目是清華與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共辦的完全平等的EMBA項目。秉承“培養產業領袖、塑造企業未來”的辦學使命。逐漸形成了個性鮮明的六大特色:強大而敬業的師資陣容、優質而眾多的學生來源、精致而實用的課程設計、廣泛而雄厚的國際合作、嚴明而合理的教學管理、充滿凝聚力的校友網絡。
華盛頓大學-復旦大學EMBA(Washington-Fudan EMBA)
該項目由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與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奧林商學院在上海合作開辦,致力于“將中國最優秀的國際管理人才培養為全球商界領導者”。自2006年以來,項目在英國《金融時報》EMBA排名中連續十年位居前列。項目每年招收一個班級,學制18個月,學成后授予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MBA學位和復旦大學學習證書。
為何這兩個中外合辦的國際項目能夠更加出彩呢?因為這樣的項目可以整合不同國際的多方資源,在部分指標上面就會更加亮眼。所以,我們希望拓展國際業務或者海外業務的考生還是可以去嘗試讀國際項目的。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EMBA(Antai EMBA)
上交安泰EMBA作為本土項目躋身榜單前十,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EMBA于2002年開辦,項目秉承上海交通大學“天地交而萬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的精神,著力培養具有全球化視野、戰略性思維、卓越領導力和社會責任感的領導者。 2014年項目啟用全新EMBA課程體系,新設“創新+、金融+、互聯網+”以及“交大探究”模塊,提升“贏利模式、績效提升、領導力反思”三大整合項目內涵,實現商工結合和產業對接。
交大安泰EMBA項目作為本土項目能夠躋身該榜第七位,可以看出它的潛力了。分析其項目的特點會發現:與其他商學院相比,安泰校友更多在中小型企業工作,只有17%的安泰校友在員工人數超過5000人的大型公司供職,而在所有參評的全球商學院中該比例為50%。盡管如此,安泰EMBA的畢業生的平均年薪位居前列,其畢業三年后的平均年薪根據購買力平價計算后超過30.5萬美元。”安泰EMBA項目中小企業家校友比例高一直為安泰EMBA項目的特色之一。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中歐的EMBA項目一直是國內EMBA項目中的佼佼者,在全球百強榜上自然有較好的排名。中歐最早在中國大陸開設EMBA課程,目前已是世界上最具規模的EMBA課程。
中歐EMBA課程中文班學制為在職學習兩年,國際班為在職學習18個月,通常每月集中授課四天(周四至周日)。在上海、北京、深圳三地共開設11個中文班,并于春季在上海開設1個國際班。
復旦大學-BI挪威商學院MBA項目
復旦大學多個EMBA項目上榜,其中復旦大學-BI挪威商學院MBA項目于1996由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和BI挪威BI挪威商學院聯合舉辦,旨在培養具備國際化競爭力的職業經理人。
項目課程根據經理人由中層向高層發展階段所需綜合提升其管理能力及領導能力的需求而精準設計;注重培養經理人戰略思維能力,系統整合跨職能理論知識,綜合提升團隊領導能力。項目自主招生,不參加全國聯考,每年招收兩個班級,5月、11月開學。
看看這些項目的榮譽、特色與辦學方式、學員學習成果以后,不得不感嘆,學費貴自有貴的道理,考核嚴格自有嚴格的必要。這樣的項目的確不易考上,不過,正是因為艱難才愈發顯得卓越。
咨詢熱線:400-600-2935 【EMBA招生簡章】
發布者:zijie2016
來源:EMBA招生信息網本頁網址:http://www.raf9.com/zhaosheng/minglu/85572.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