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長的企業,如何讓所有員工都能不掉隊、解決轉型期的企業文化問題?高潛質人才如何發掘,如果這類人破壞企業規則,CEO怎么辦?
2012年11月24日下午,管理咨詢排名世界第一的拉姆•查蘭先生應邀“卓越十載領航未來•武漢大學EMBA十周年慶”之“EMBA前沿論壇”,與武漢大學EMBA校友和學員千里馬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義華、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熊向峰、武商量販黃石分公司總經理劉勁松、華中航運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立軍、湖北周黑鴨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杜漢武,以及特邀嘉賓武漢人福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學海,圍繞著“管理者怎樣才能讓員工把事情做到位?——企業家與管理大師拉姆•查蘭面對面”的論壇主題,展開了坦誠的交流。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人力資源管理專家李燕萍教授主持了本次論壇。
“作為一個企業領袖要創造價值、接受競爭;更要做出改變,讓員工的能力成倍增長。”這是拉姆•查蘭對CEO的定位,也是對上述兩個問題簡單的回答。
“執行的三大基石與三大流程”
拉姆•查蘭在論壇開始進行了精彩的演講,他清晰嚴謹的思路和深邃的洞察力,通過理論聯系實際的講授方法得到充分的展現,并喚起了會場內400余觀眾的學術熱情。在關于執行力與領導力的精彩論述中,拉姆詳細的分析了執行的三大基石:領導者的七項基本行為、企業文化變革框架、知人善任,以及執行的三大流程:人員選育流程、戰略制定流程、運營實施流程。
“只有一個福特”
拉姆•查蘭說,2006年,原波音民用飛機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穆拉利以61歲“高齡”首次加盟汽車業,被媒體稱為“門外漢”,而僅僅3年后,就帶領福特汽車走出破產泥潭。他們的口號就是“只有一個福特”,沒有美國福特、中國福特或巴西福特,高層不斷重復、強化這個理念。在產品研發上,所有的人都在一個透明的平臺,在一個形象下生產不同的產品。
拉姆•查蘭分析,高成長的企業在轉型期會遇到多元文化,CEO則要在多元文化的基礎上,站在“5萬英尺”高度以上思考這個問題
,產生一種大家認同的文化,并且在企業內部不斷強調,不斷評估考核。
“招聘兩年后需要的人”
人才就是生產力。每個出版公司都希望在今年諾貝爾獎之前簽下莫言。問題是,當高質人才成為稀缺資源時,如何定義和發掘這些人。
他舉例說,高露潔每年會從全球選400位高績效的員工,然后一起在總部與CEO共度一周時間,然后這些人再分配到適合的工作崗位,而CEO的職責就是學會管理這樣的人。
同時,他強調企業要盡早儲備這樣的人,“CEO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公司兩年后需要什么樣的人,然后現在就雇傭他。”
在互動交流中,論壇嘉賓們紛紛表示,作為一個企業的帶頭人,必須有總攬全局的能力,而要擁有這樣的能力,掌握全面的商學知識很重要。企業高管就讀EMBA,能用極少的時間投入,獲得巨大的知識提升。在愈加復雜的商業環境下,企業面臨嚴峻的挑戰,而企業必須找到以小博大的方法,必須在確保擁有未來的前提下,繼續向未來投資。
作為中國第一批獲得國務院學位辦批準舉辦EMBA的32所院校之一,武漢大學EMBA項目自2002年開辦以來,已走過十年的輝煌歷程,新近獲得的AMBA國際創新提名獎展示了在商學教育領域的國際競爭實力。本次論壇是武漢大學EMBA十周年慶的重要活動,著眼于為EMBA校友、學員搭建終身學習、溝通交流高端互動學習平臺。
總結EMBA辦學十周年來的成績,與會嘉賓和校友學員表示,務實拓新是武大EMBA最驕傲的資本,也是武大EMBA能夠不斷發展壯大的根本原因。為什么選擇以論壇為慶祝活動的載體?李燕萍教授坦言,“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為37期班的近1700名校友和學員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如何持續傳遞武漢大學EMBA’啟思明德、謀道厲行’的價值觀?通過國際著名的管理大師與中國的企業家面對面交流和對話,增進EMBA校友和學員的領導能力并拓寬管理視野,實現國際化與本土化的最佳融合與思想碰撞,從而體現武漢大學EMBA教育的真正價值。http://www.raf9.com/
發布者:caiji
來源:EMBA招生信息網本頁網址:http://www.raf9.com/xuexi/zhongguo/1355.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