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晚,摩根大通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賁圣林博士做客四川大學EMBA財經名人講壇,聚焦后危機時代的國際銀行業,把脈國際銀行業未來格局。
講壇由四川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李昆老師主持,科技金融與數理金融四川省重點實驗室老師代表、四川大學EMBA、MBA以及四川大學在校碩博士生代表出席講壇。講座伊始,賁行長闡述了國際銀行業的新趨勢,“一是國際銀行業的未來發展目標一定在發展中市場,銀行總部也將放在發展中市場;二是監管機構將更加嚴格,銀行的核心資本將要求從4%提升至更高,股權資本比重會增大,金融分層管理以及薪酬制度改革應該都在有效地推進中;三是金融資本國際化程度會降低,本土化成為國際銀行的留守政策。”
賁行長根據多年在外資銀行的從業經驗,與聽眾分享外資銀行在中國投資的情況,在提及08年金融危機時,中國政府要求外資銀行在華做零售金融業務需注冊獨立法人事件,賁行長肯定中國的政策是正確的,雖然降低了銀行靈活調動資金的效率,但注冊獨立法人建立了抵御金融危機的防火墻,是確實可行的。“由于本地監管機構是一致,銀行高管也多為本地人,所以中外銀行的差別并不明顯,而外資銀行本土化是必然的。”賁行長認為外資銀行在本土化發展中有很強的危機感,難以成為本土主流。以摩根大通為例,本年第三季度盈利44億美元,大部分都是來自美國區內銀行盈利,而非海外業務。“外資銀行的發展定位需要非常明確的,推出的金融產品貴在創新,而非簡單量的疊加。”在談到中資銀行走出去的話題時,賁行長認為中資銀行走出去是由于中資企業海外投資的需求,但國際化業務很有限,中資銀行可透過入股、并購、開分行的形式更多地參與國際銀行業。最后賁行長預測國際銀行業的未來格局應該是兩到三家全球性國際銀行并存,多家各具特色的區域性銀行共同發展的局面。
在互動提問環節,在場學員就中外銀行業的錯位發展、外資銀行的困難何在等問題與賁圣林行長進行交流,賁行長條理清晰的演講、睿智的銀行家氣質贏得聽眾們的尊敬,講壇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
四川大學EMBA學位教育項目充分發揮百年名校特有的人文底蘊和綜合性學科優勢,秉承“論商悟道、化成天下”的項目使命,構建獨特的“H”型培養體系,創新性的設計“金字塔”型培養模式,致力于為學員提供“精英到領袖的平臺、優秀到卓越的階梯”。此次四川大學EMBA財經名人講壇正是四川大學EMBA學位教育項目“金字塔”型培養模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已邀請過龍永圖、李稻葵、許小年、向松祚、諾獎獲得者澤爾騰(Reinhard Selten)教授、陳淮、祁斌等著名經濟學家做客四川大學EMBA財經名人講壇,此次邀請到摩根大通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賁圣林做客EMBA財經名人講壇,希冀聚焦著名經濟學家的高端視點,實現“H”型培養體系所強調的提升EMBA學員的國際視野、市場統攬能力和發展把控能力。
發布者:caiji
來源:EMBA招生信息網本頁網址:http://www.raf9.com/sichuan/68681.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