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財經大學迄今已有近百年的辦學歷史,是我國歷史最為悠久的高等財經學府, 前身是成立于1920年的上海商科大學,是中國第一所按照西方標準建立起來的現代商學院。上海財大現為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并已成為一所以經濟管理學科為主,經、管、法、文、理協調發展的多科性重點大學。
作為2002年7月首批獲準開辦EMBA教育的高等院校,上海財經大學EMBA教育項目具有豐富的辦學經驗、強大而敬業的師資陣容、嚴謹而周到的管理服務和充滿凝聚力的校友網絡。上海財大商學院EMBA秉承上海財經大學“厚德博學、經濟匡時”的精神,培養具有良好商業道德、優秀領導決策能力和卓越開拓創新精神,系統掌握現代管理知識,善于把握國際經濟、技術發展的最新動態,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的企業家和高級職業經理人。
1990年,我校成為全國首批試辦MBA項目的9所院校之一;
2002年,我校成為全國首批招收EMBA的院校之一;
2009年秋,我校與劍橋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合作舉辦全球EMBA項目,這是國內首個對接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這一國家戰略的EMBA項目;
2011年初,AACSB在其《管理教育全球化報告》中指出,中國第一所按照西方現代商學院建立起來的大學就是1921年成立的上海商科大學(今上海財大前身);
2011年秋,我校成為“淡馬錫”計劃中國5所支援院校之一;
2012年4月,學校被確定為首批參加中國高質量MBA教育認證的9所高校之一;
2012年4月,上海財大商學院以優異成績通過AMBA現場認證;
2012年7月,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榮獲“2012度中國十大最佳商學院”;
2012年,上海財大EMBA獲得第九屆“中國市場最具領導力EMBA”綜合排名第六名。
【報考條件】
1、國民教育系列大學本科(一般應具有學士學位)或以上學歷,以及少數國民教育系列大專學歷的優秀高層管理人員(人數不超過錄取總數的10%)。
2、具有8年(累計)或以上工作經驗(其中有5年及以上管理工作經驗)。
【學制和學費】
學制一般為2年(不脫產在職學習),每月利用一個周末集中四天學習(周四至周日)。EMBA學生應在規定學制內努力完成學習任務,如因客觀原因無法按時完成學習任務者,可適當延長學習年限,最長不超過4年。學習課程至少17門,其中必修課程為10門。課內總學時不少于500課時,課外總學時不少于1000課時,課程學分至少應修滿32個標準學分。
報名費為1000元,學費為32.8萬元(全球EMBA學費為39.8萬元),含聽課費、教材和講義費、翻譯費、學院資源(圖書館、計算機中心))使用費、論文答辯費、課間茶點費等。
【學位證書】
學生完成上海財經大學EMBA課程所規定的學分并通過學位論文答辯后,可獲得上海財經大學授予并頒發的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簡稱 EMBA)學位證書(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統一制發)。
【招生計劃】
上海財經大學EMBA在2015年共計劃招收200名學生,分春、秋兩季入學,開設國內經典EMBA班、黃金投資管理EMBA和全球金融EMBA班(與劍橋大學Judge商學院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Hass商學院合作--秋季入學)。
【課程設置】
上海財經大學EMBA項目希望幫助學生在其職業生涯的黃金階段向其職業成就的頂峰發起沖擊,為此需要幫助學生樹立高尚而堅定的商業道德、建立豐富而堅實的知識基礎、掌握正確而有效的思維方法、明確專注而擅長的領域方向、搭建持續而有益的學習社交平臺。為了實現上述目的,EMBA項目將全部課程可分為基礎課和專業方向課兩大部分——其中基礎課包括導引、領導者精要、數量分析基礎和商學核心四大模塊;專業課方向課包括國際商務、品牌與戰略、創業與創新管理、公司金融、銀行與金融機構、宏觀與國際金融和投資管理七大模塊。移動課堂、創業與社會責任項目等實踐教學也被內化到培養方案中去。
上海財經大學EMBA的培養模式在經歷了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案例式教學后,逐步形成了整合性體驗式培養模式。整合了課堂教學、案例討論、企業參訪、實戰操練、移動課堂、名家論壇、海外游學、社會責任體現等EMBA教學方法,將第一、第二和第三課堂有機的結合起來,真正實現了EMBA教育培養宗旨和培養目標。
【部分精英校友】
郭劍彪 浙江省交通運輸廳 廳長
韓 康 中國證監會上海監管局 副局長陋習
黃 融 上海城鄉建設和交通委員會 主任
呂永杰 上海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黨委副書記
王大雄 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副總裁
朱建忠 上海水產集團總公司 總裁
咨詢熱線:400-600-2935 【EMBA招生簡章】
發布者:jiasheng
來源:EMBA招生信息網本頁網址:http://www.raf9.com/shangcai/85940.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