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金融EMBA與全國其他金融EMBA有明顯的不同嗎?
金融界的“國家隊”,是這樣煉成的
——專訪中國人民大學上海教學中心、上海人大人學院院長李庚新教授
去年年底,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地震”。在這種背景下,我國最緊缺的是高級金融管理人才,尤其是立足于中國金融環境、富有創新意識,但又不同于國外創新的人才。打造金融界的“國家隊”成為人大金融EMBA的培養目標。要想進入金融界的“國家隊”,需要怎樣的訓煉?為此,記者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上海教學中心、上海人大人學院院長李庚新教授。
1。美國金融風暴席卷全球后,對中國金融業的發展有什么啟示?您覺得我國最緊缺的是什么樣的金融人才?近段時間,有關部門帶隊到國外“抄底”金融人才,您對此種方式集聚人才怎么看?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金融業保持了快速發展的態勢,成為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從金融業競爭力看,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體現在人才不足。這是目前我國金融業急需解決的問題。
此次,在全球金融風暴的寒潮中,中國之所以發展這么穩定,并不能說明中國的金融體系基礎有多好,這主要是由于中國的對外政策比較穩健,對外開放的步伐把握得較好。與其他實體行業有所不同,金融行業偏重于虛擬性,正是“過渡金融杠桿的效應”導致了目前全球金融的現狀。這次大的金融風暴給中國的金融業帶來的啟示是,金融業的發展要穩健一些,制訂相關的政策時要多考慮一些風險,要根據中國特有的經濟、政治、人文環境制訂相應的政策。金融監管是維護金融效率的重要途徑,也是防范金融風險的重要手段。但更重要的是,建立適應經濟發展的、穩健的、科學的金融體系。
目前我國最緊缺的人才應該是具備扎實的現代金融理論基礎,把握當今世界金融業最新發展動向,熟悉現代金融業務,并能夠恰當地、創造性地引入我國加以有效應用的人才。最近,有關部門到國外引進金融人才是一個非常好的舉措,而在國內加快金融人才的培養也是同樣重要的。
2。人大推出的金融EMBA,與其它國際、國內院校金融方向EMBA有什么不同?
人大金融EMBA與全國其他金融EMBA有明顯的不同,人大培養的是“中國式的金融高級管理人才”,是立足于中國政治、經濟、人文環境而培養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金融人才。比如,對學員的培養注重結合中國企業發展的實例和相關的金融政策的理解等。 EMBA學員除了對中國的金融政策有全面地把握之外,人大還會邀請政府領導作為客座教授,對中國未來的金融發展進行指導和解析。
據了解,在師資配置上,人大金融EMBA,48%的授課老師擁有金融領域的博士學位,98%的授課老師具有博士學位,外籍師資占全部師資的40%,業界師資同樣非常雄厚,具有金融領域實踐經驗的授課老師占90%以上,他們是人大金融EMBA堅實的質量保障。此外,還設有高層政經沙龍、危機預警應對中心等。
■高層政經沙龍。人大金融EMBA每月定期邀請中央各部委相關人士,圍繞學員關心的政策問題進行小范圍的圓桌討論。
■CMSC危機預警與應對中心。該中心是由上海人大人發起創立的非盈利性危機管理研究機構,主要服務于人大金融EMBA的學員,在學員的企業遇到危機時,借助學員和專家的力量,為其提供指導和幫助。該中心匯聚了國內一流的危機管理專家,致力于危機管理科學的系統研究,并使之對中國危機管理實踐發揮積極的作用。
3。人大培養的金融EMBA學員,在整個金融界的目標定位是什么?
人大金融EMBA,旨在培養真正適合中國市場和獨特政治經濟環境的具備政治家眼光和國際視野的決策人、金融家。培養的學員不僅擁有系統的金融方面的知識理論,而且是適用于中國、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人才。
4。人大提出要培養金融界的“國家隊”,那么成員進入的條件是什么?人大是如何選拔這些“后備隊伍”的?
學員要想申請進入人大金融業“國家隊”的后備隊伍,需具備的條件是:大學本科畢業或以上學歷(大專學歷招生比例不超過10%),有八年以上在金融相關行業高層管理的工作經驗,同時,學員所在單位同意學員每月占用兩天工作時間參加學習。
人大EMBA在選拔學員時,一般經過學歷/工作履歷資格審查、筆試、面試三個步驟,考試由中國人民大學組織命題和實施。
5。人大招收的金融EMBA學員,其資歷、工作背景、職場經歷大概是怎樣的?
人大金融EMBA,目前已經是第二屆招生。從第一屆學員來看,大多都是金融、證券等相關公司的總經理、副總經理、董事長,還有一些是金融業監管部門的領導。從具體數字來看,第一屆學員中,金融/投資業占了24%,金融監管部門占了21%。
[人大同學會論壇]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國家話語權與信息安全
人大金融EMBA08秋季班學員魯煒向大家列舉了西方媒體對中國重大問題進行歪曲報道的一系列典型案例,闡釋了我國話語權和信息安全面臨的嚴峻形勢,特別介紹了新華社通過建設中國人自己的金融信息平臺“新華08”維護我國國家話語權和信息安全的偉大實踐。整場報告歷時1個半小時,魯煒精彩的演講屢次博得廣大學員的陣陣掌聲。報告會結束后,大家紛紛表示獲益匪淺,并感謝學校為大家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
(言論摘自人大金融EMBA08秋季班學員、新華社副社長魯煒,做的題為《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國家話語權與信息安全》的報告)
6。許多人認為攻讀EMBA最大的收獲是搭建高管人脈網絡,而對真正獲取多少知識,抱有質疑態度,你怎么看?
EMBA項目使學生有機會接觸頂尖的師資,高端的研究和現代的商業案例,也有更多的機會與其他的學員進行交流。人脈關系的搭建可能是一個好處,但并不是他們加入EMBA項目的主要目的。其實,到人大來攻讀EMBA的學員,經調查分析,主要有三種目的。
一是課程學習。即在原來的工作崗位上,雖然擁有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但金融理論方面的知識非常欠缺。如兼并、重組、收購等知識,參加EMBA學習,就是系統的、全面的學習金融方面的理論、知識,讓實際工作經驗得到升華。
二是獲得EMBA的學位文憑。
第三才是為了擴展自己的人脈關系。
7。人大金融EMBA學習,與其他教育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與MBA截然不同,EMBA是高級工商管理碩士,培養的是戰略決策人員,是動腦的人才。而MBA一般培養的執行層,是中層領導。
人大金融EMBA,其課程體系以中國金融財經界精英的需求為出發點,借鑒國際標準的EMBA的課程設置,由基礎、核心、拓展和考察4個模塊的25門課程組成,其中15門課程為必修課,10門課程為輔修課,學員必須修滿32學分。結合金融EMBA特點,課程學習方式采取互動式的課堂講授;實戰性的案例分析和研究;政策專題研討;實際案例或論文撰寫;國內杰出學者、政府官員和業界精英專題講座;對強調課程整合的綜合性案例進行不同課程教師聯合教學;國外專項考察。
發布者:caiji
來源:EMBA招生信息網本頁網址:http://www.raf9.com/peixun/jinrong/129.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