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EMBA面試過程全解剖
對許多管理人士來說, EMBA入學考試如何進行?考試主要涉及哪些內容?考試的難度是否大?這些問題都是報讀EMBA的管理人士希望了解的。
在EMBA考試的當日,記者進行了現場采訪,并對考試的基本情況作了總結,與各位有志于報考 E MBA的管理人士分享。
按照考試規定,考生要進行筆試和面試。上午的綜合筆試為3小時,主要考察申請人數學基礎、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對一般管理理論與實踐的掌握。正題包括基礎數學、條件充分性、邏輯推理和管理理論四大部分;附加題包括英語測試。下午為面試。其中面試要過三關才算考完。而面試的強大評委團,由資深教授、有豐富管理實踐經驗的業界權威人士和專家擔任,每個評審小組由3名評委組成,其中至少有1位考官是來自大型企業的高級管理層。
考試第一關名叫看新聞辯商機,用時7分鐘只見考官們打開電視機播放了一段新聞片段,考官要求考生根據這則新聞在5分鐘的時間內談談人民幣匯率穩定會對企業產生怎樣的商機?只見參加面試的廖先生沉著應戰,從宏觀經濟和自己企業的實際出發談體會,博得了主考官點頭贊許。事后,據考官介紹,這一關主要考核申請人的分析與判斷能力、洞察能力以及工作經驗與行業知識、表達與歸納總結能力。
第二關與專家交流,用時5分鐘,話題隨意考官從申請人的個人和行業背景,對 E MBA及管理學院的了解等方面進行提問,但對于有著10多年行業工作經驗的廖先生來說,這種問題可謂是小菜一碟,回答起來氣定神閑。事后,考官解釋,提問一般考查考生對所從事行業現狀與發展的理解,對問題的應對能力,學習動機是否正確以及工作經驗與業績是不是適合參加 EMBA的培養等。
第三關是無領導小組討論,用時30分鐘該小組討論,平均每人有4分鐘作自由發言。廖先生與另外9名高級經理、老板坐在一起,就一家中美合資公司是否要收購另一家企業作決斷的案例進行討論。與另一位老板模樣的先生相比,廖先生從企業投資回報率、并購風險方面作了發言,語氣堅定,顯得相當自信。據介紹,這是最能考驗能力的一關,可考核申請人在處理公司管理事務時對團隊角色與定位的理解、溝通能力和領導能力,亦能了解到申請人對公司并購、財務風險、市場策略等知識的熟悉程度。
發布者:caiji
來源:EMBA招生信息網本頁網址:http://www.raf9.com/kaoshi/mianshi/605.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