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晚上,在暨南大學管理學院220室,氣氛熱烈,來自13EMBA(1)班的陳朗,作為廣東明朗公司的創始人,向同學們揭密了品牌制勝之道,分享了許多豐富形象的市場案例。12EMBA(3)班、12EMBA(4)班和13EMBA(1)班的同學們積極聯合籌劃并參與了此次沙龍。(育龍網EMBA:emba.china-b.com/)
講座伊始,在主持人岳新鴻同學詼諧幽默的話語聲中,大家觀看了廣東明朗公司的宣傳片,對此有了更深入地了解。接著,陳朗通過大量生動別致的圖片、案例、宣傳片等,從“為什么要打造品牌?”“什么叫要素品牌?”“揭秘品牌制勝之道”“品牌陷阱”四個方面深入淺出地講述關于品牌的巨大力量和如何實現品牌發展,在場的同學們紛紛與他互動,現場別開生面。
進駐消費者心域
陳朗首先拋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要打造品牌?”,問題一出,場內討論熱烈。他通過幾張美女圖的展示,用類比手法告訴大家打造品牌,產品是關鍵。品牌不等于廣告、口號、名稱等,最核心的是它給予了什么樣的承諾和感覺給消費者。打造品牌是為了獲得終極競爭優勢,最終贏得在客戶頭腦和心靈的美好停駐。緊接著,陳朗舉出了多個市場案例,與同學們積極地進行現場互動。如無印良品提出的品牌理念是“沒有設計的設計”,反對過度設計。
品牌戰略必須與企業相匹配。構建強勢品牌的關鍵包括名稱、標識、標語、品牌故事等。而自己公司在展銷會上就采用了設置門禁、提供樣板等方式來滿足消費者的獵奇心理。
要素品牌機遇來
何為要素品牌,陳朗在提問過場上的同學后給出了精確的解釋。并通過豐富的例子,讓大家透徹地明白了要素品牌的含義和重要性。
談到Intel時,他還請專門從事IT領域的同學來做介紹,匯多方之言。他認為支付一定的品牌授權費,將自己的品牌附在其他品牌上一同售出,可以增加曝光率,也削弱同行業對手的競爭力。而一個關鍵要素的突破往往會給整個產品,甚至整個行業,帶來巨大的市場機遇。
多品牌戰略出擊
講座的重點部分無疑是對品牌制勝之道的揭秘。陳朗認為品牌沒有機密,但有規律可循。因此他將商品分為消費品和耐用品,指出分別是采用多品牌戰略和單一戰略。比如養生堂、P&G等都是開創了多個品牌。以飄柔的作用舉例,它的存在成功擊垮了詩蕾、霸王等品牌,陳朗生動地將它比喻成寶潔公司養的一條狼狗。
對于明朗公司來說,實行多品牌戰略非常重要。除了目前已推出的針對企業高管的高端品牌“MinLeo”和針對受過高等教育、大學畢業剛結婚的人的低端品牌“好亮”外,陳朗還打算收購德國品牌,進軍海外市場,推出頂級品牌,以及中低端品牌、授權品牌等。面對同學們提出的關于國內外市場品牌是否一樣的疑問,陳朗給出了明確的答案,他會在國內、外推出不同的產品,針對國外市場的品牌更注重文化內涵的呈現。
現今市場上出現的品牌欺詐現象屢禁不止,如出售毒奶粉的三鹿打著“更多營養”的旗號,無法達到說的與做的一致。陳朗表示應該用長遠的戰略去支持品牌的價值主張,實現社會責任、品牌主張、客戶價值三者高度一致。
就王老吉與加多寶的品牌轉換風波,他也與在場同學進行了廣泛的討論。他認為加多寶最終贏了這場品牌戰,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在中間環節收購了大量的原材料,另一方面是快速大范圍地搶占銷售渠道。當然,如果采用雙品牌戰略,則可以實現雙贏,為加多寶集團節省二三十個億。
品牌陷阱知多少
品牌歸企業所有!錯!
品牌可以自我成就!錯!
品牌知名度VS品牌關聯性!錯!
不要讓局外人替你作決定!
……
PPT上出現的一連串的錯錯錯,讓同學們陷入了深思,在思索自己是否存在這樣錯誤的觀點和不當的做法。在指出了大家的誤區后,陳朗還給出了最后忠告,要遵守市場營銷的永恒法則和22個天條。
在陳朗的精彩講述結束后,主持人也請了幾位同學作為代表來發言。他們在聽了這一次講座后深受啟發,各抒己見。有的同學表示陳朗的觀點對品牌進行了新的很好的詮釋,他體悟到維護、打造品牌,可以使不費力地贏得客戶。還有來自國有企業的同學深受陳朗初創兩個品牌這個策略的啟發,認為只有品牌才能讓企業有發展的潛力,國有企業也可以搞品牌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另一位同學則用非常凝練、有哲思的話來總結今天講座的收獲,“記住不要做第一,要做唯一”。
在講座的最后,陳朗為今天的壽星——他的同學贈送了明朗公司的清潔用品,并現場做了使用示范,讓同學們對明朗公司的技術開發、創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祝福明朗公司有更加輝煌的未來。
人物鏈接
陳朗先生是廣東明朗公司的創始人,所創建的“明朗”品牌是廣東省著名商標,全球B2B著名品牌,全球頂尖品牌ODM、OEM供應商。“明朗”擁有一百二十多項專利,陳朗先生在產品創新設計、市場營銷、品牌建設等方面擁有多年工作經驗及獨特見解。
發布者:caiji
來源:EMBA招生信息網本頁網址:http://www.raf9.com/jinan/81175.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