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EMBA講述“網絡時代呼喚產業網絡”:
5年前,它因融資116億港元在香港上市,上市首日即大漲1.9倍,僅過三周時間,股價即達到3倍于招股價的頂峰。此后其股價旋即直落,并在5年后的2012年正式退出香港聯交所。然而,這一財富故事才剛剛開始。
9月15日下午,2012復旦大學EMBA管理前沿論壇走入浙江第一站——杭州,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會計學系錢世政教授以“網絡時代呼喚產業網絡——阿里巴巴退市的啟示”為題,將這一充滿懸念的故事謎底逐層揭開。錢世政教授曾長期擔任香港上實集團副總裁及海通證券副董事長,擁有在滬港兩地資本市場工作14年及在高校財會領域教研20多年的豐富經驗。他以阿里巴巴作為典型案例分析,引發在場300多位浙江企業家關注當前網絡時代的產業融合現象及其背后動因。
阿里巴巴從1998年創立之后的10年間,已經搭建了一個涵蓋整個電子商務領域的虛擬網絡。它的業務中,無論是B2B、B2C還是C2C,都成為亞太之最。看上去一片形勢大好,卻為何在資本市場急流勇退呢?錢世政教授認為,阿里巴巴退市“不是不玩了”,其退市的主體是最邊緣的B2B業務。阿里巴巴的真正意圖其實是趁股市低迷時,以退為進,謀求整合提升,以實現整體上市。
“網絡時代呼喚產業網絡。” 這是錢世政教授從阿里巴巴的案例中讀出的啟示。錢教授認為,產業網絡是一種創新型的產業組織形式,指的是產業內部不同的行為主體之間或者不同產業主體之間所形成的網絡。阿里巴巴接下來的“整合提升”所要利用的正是這樣一個產業網絡,即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電子商務系統通過物流、金融、電信、電商等不同產業,將供應商、生產商、零售商以及消費者聯系起來,形成一個網絡。在這一網絡中,企業無需“萬能”,重要的是關心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此基礎上參與協作創新,以實現交易成本最低化和企業價值最大化。
錢教授分析,產業網絡是個沒有產權的紐帶,這種不穩定性又會推動產業融合。例如,傳統的零售業、批發業與信息產業一結合就出現了電子商務,阿里巴巴正是這樣誕生的。而在阿里巴巴的不同業務模式之間,也在不斷地“雜交”。錢世政認為,產業融合是產業創新的途徑之一,也是產業發展的內在動力;而產業融合又將進一步推動市場結構優化,加速經濟創新轉型。
在主題演講之后,錢世政教授與浙江商界三位嘉賓一起進行了一場精彩的圓桌對話。浙商傳媒董事長朱仁華結合浙江企業的發展歷史及現狀,闡述了網絡時代企業所面臨的新挑戰,以及產業網絡的現實意義。浙江昆侖控股集團總裁、復旦大學EMBA校友葉健則介紹了地產與不同產業之間共生發展的的經驗與不足,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今后房地產業的發展道路及與其他產業的關聯度變化。杭州世導通訊有限公司CEO朱家成也結合云服務行業,闡述了產業融合的具體實踐及其給企業帶來的價值體現。圓桌對話由盾安控股集團總裁、2011“風云浙商”人物、復旦大學EMBA校友吳子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