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EMBA2013春季班新生訪談——
用智慧拼出一片新天地
張利坤來自經商氛圍濃厚的廣東潮汕地區,那里推崇“愛拼才會贏”的精神,不懼失敗、不畏風雨,卻又善于在拼中求穩,在穩中求進。而隨著時代的變化,“拼”的精神和內涵也隨之改變。對張利坤來說,如今的拼搏早已不是體力之爭、勤奮之爭,而是智慧、知識等軟實力的較量。誰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誰能開動腦力進行最優良、最有效的管理,誰就是新世紀的商業贏家。emba.china-b.com/
慕名而至,尋求突破
張利坤和復旦的緣分,某種程度上與其侄女密不可分。“我侄女是復旦2008屆的畢業生,讀的是金融管理學。她走向社會后各方面都很優秀,我也常聽她談到母校的理念和風格,就這樣對復旦留下了深刻印象。后來報名復旦EMBA,可以說是慕名而來的。”
在此之前,雅士利與廣東本土一家商學院合辦了一個面向中高層管理人員的EMBA課程班,請了香港和新加坡及國內一流高校的專家和學者來講課,每一次學習,都讓大家興奮不已。然而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EMBA課程班的學習已經結束,但大家學習的熱情并沒有減少,這也是張利坤選擇繼續到復旦上EMBA課程的初衷:“復旦是百年名校,有著豐厚的學術沉淀與人文積累。我希望在復旦EMBA這個平臺上繼續享受人生莫大的樂趣:向智者求知,與強者共進。”
同時,張利坤也非常期待與班上同學進行互動。在他看來,同學之間關于企業經驗的分享或將對彼此的發展帶來一定幫助;另一方面這也是增進交往、敞開心扉、交流人生的寶貴契機。
拼中求穩,貴在專注
“我父親是個愛經商的人,解放后就棄了田,白手起家做起了小生意。”從小受父親的耳濡目染,張利坤在上世紀80年代就在商場上摸爬滾打。剛剛創業時,由于毫無經驗,只能靠著自己的一雙手去打拼,靠一遍遍的摸索,走了不少彎路,也遍嘗艱辛無數。
隨著企業規模的壯大,公司匯聚了更多專業人才,企業的發展也已經走上正軌。正當企業穩步推進時,社會上的各種食品安全問題頻遭媒體曝光。為保證產品質量,張利坤決定,從世界上最優質的奶源基地----新西蘭進口奶源,聘請國際一流專家組成雅士利的質量管理顧問團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構建完善的產品質量管理體系,“為顧客提供最優質的產品是我們企業的使命!”張利坤如是說。
廣東人和閩南人以敢拼敢闖、吃苦耐勞聞名于外,然而細分下去,不同地域的拼搏精神又有所差異。身為潮州人,張利坤善于在拼中求穩:“做企業貴在專注,應該先專心聚焦在某一個領域,認定一個方向去瞄準,在這個過程中不要被其他領域的利益和機會所誘惑。當你把所有精力放在一點上,你還有理由不把它做好?”三十年來,張利坤堅守食品行業,穩扎穩打,嚴格管理,最大限度地減少企業制度漏洞,在遭遇挫折和失敗時不動搖、不放棄。他對未來充滿信心:“這些年來,我們一直致力于為顧客創造價值,為顧客提供最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事實證明消費者對我們的產品和服務是認可的,市場的總體前景是看好的。”
張利坤清楚地意識到,今天的市場已然不是光靠“拼”就能掌控全局的了。“你要能拼得出頭,要靠你的知識和積累,這些文化就是你的底氣。”這是一個靠智慧、靠腦力取勝的時代,在這種情況下,學習就顯得尤為關鍵。“許多人到了我這個年紀,名譽、權力、利益他都有了,不學點東西好像也沒少什么,但實際上已經少了。”
來源:EMBA招生網本頁網址:http://www.raf9.com/fudan/82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