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國Vale哥倫比亞可持續投資研究中心牽頭,由“金磚四國”頂級大學或商學院參加的一項名為“五鉆循環峰會”的國際合作研究項目今年進入第二年,我院和vale哥倫比亞可持續投資中心合作完成了此次“中國跨國公司排行榜”, 此排名是全球新興市場跨國企業排名的一部分。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推進,海外直接投資的規模和數量不斷擴展,一個新投資主體群——新興市場國家跨國公司,正在全球范圍內興起,受到公眾的廣泛關注。該項目旨在通過系列研究和比較研究,新理念和新現實的宣傳,推動新興市場國家的海外投資和相互間的投資發展。該項目得到聯合國南南合作項目的支持,我院作為中國的代表商學院參與此項目。
由我院副院長、國際企業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薛求知教授領銜的項目課題組,根據該國際合作項目的統一部署,對中國跨國公司進行了調查,并在此基礎上根據專家研究的國際通用指標進行編制“中國跨國公司排行榜”。本年度,印度、阿根廷和以色列的排名已經公布,俄羅斯、南美洲、土耳其等其他地區的排名將會在年前陸續公布。
有18家中國跨國企業頂尖企業進入了此份排行榜。本調查顯示: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國跨國企業的頂尖18家企業有至少160億美元的海外資產,雇用了超過133,674名海外雇員,以及910億美元海外銷售額。和去年以2006年數據為基礎的榜單相比,18家企業的海外資產總數和海外銷售額分別增加了34%和16%,海外雇員數減少了4%。
這份榜單上有5家今年新上榜的企業:華能,中鋼,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重汽和中興通訊。
和去年相同,這份榜單主體是由國企或國家控股為主的企業組成的,非國有企業只有兩家,即聯想和海爾。
中國最大對外投資者的行業分布也是均衡的,有6家企業在自然資源相關領域,5家分布在制造業,5家在勞動密集型服務業,還有一家公司屬于在公共設施和多元經營。這18家企業的海外子機構的地域分布是不平衡的,主要在非洲和亞洲。
在巨大的推動力和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中國企業正在加速他們的國際擴張。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從1992年的40億美元發展到2008年520億美元,使得中國成為新興市場2008年對外投資流量的第三大輸出地區。盡管對外直接投資有一個總體向上的趨勢,但是仍遠遠少于流入的對外直接投資。按照對外投資流量和存量的統計口徑,這領先的18家公司對于中國成為2008年新興市場第三大對外投資者起到重要的作用。
“中國的公司最近幾年在國際化道路上的發展是引人注目的,同以往相比它們表現得更主動,更具戰略意圖,”薛求知副院長說道,“然而,中國跨國企業相比其他金磚三個伙伴國的優秀公司,國際運作能力和整合能力仍不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