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復旦與CIC、GroupM Knowledge (群邑智庫) 聯合舉辦了一場題為“把脈中國社會化媒體的奢侈品風潮”的主題分享會。CIC首席執行官張偉女士、GroupM Knowledge市場前瞻總監張繼紅女士、復旦市場營銷系鄒德強老師先后回顧和展望中國社會化媒體的革新發展趨勢,引領現場近兩百名觀眾走近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并共同探討了奢侈品在中國社會化媒體營銷的研究之道。
“把脈中國社會化媒體的奢侈品風潮”的奢侈品主題分享會在復旦舉行
奢侈品牌 酣戰中國
中國的奢侈品市場正在快速崛起,不少奢侈品品牌也加速了在華擴張的步伐。伴隨著全球企業組織的營銷溝通與市場研究進入新的時代,奢侈品在中國的營銷也在社會化媒體開辟了新戰場。
活動伊始,CIC首席執行官張偉女士首先對《中國社會化媒體的‘奢侈品風潮’白皮書》進行了深入解讀。她表示微博的產生和推廣促使社會構建起了互聯網生態系統,通過不斷地交流和分享進而衍生為一個活躍的生態循環,使得原本“單漏斗”型營銷模式演變為“雙漏斗”型互動模式。同時,她通過“passion”、“participation”、“personality”三個關鍵詞總結了現有奢侈品網絡討論的特點,指出了社會化媒體向社會化商業過渡,并進一步向自媒體時代的演進趨勢。
隨后,GroupM Knowledge市場前瞻總監張繼紅女士就《2011胡潤財富報告》進行了詳細分析。她通過中國奢侈品的種類、中國富豪的分布及特點、中國富豪的關注熱點和投資方式等內容展示了中國目前奢侈品消費的現狀,并表示奢侈品在國內的發展剛剛起步,未來還將會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復旦市場營銷系鄒德強老師則從研究的角度探討了影響營銷效果的各種因素。鄒老師以“發現為導向的社會化媒體研究:從描述到分析”為主題,指出相對于描述性數據,分析性的數據對于營銷效果研究有著更為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礎上,他從微博的傳播渠道和方式指出品牌在社會化媒體營銷過程中所需要注意的要點,并表示消費者不同的環境會造成不同的奢侈品消費心態,因此商家應采取不同的營銷對策。
深邃文化 亟需傳承
直面社會化商業時代的挑戰和變革,奢侈品牌如何選擇社會化媒體平臺,與其他品牌營銷有何不同?如何深入傳遞高端品牌的文化內涵?中國又該如何有效建立知名品牌傳承自己悠久的歷史和文化?針對以上問題,三位嘉賓在隨后進行的討論環節中展開精彩對話。他們一致認為通過非凡的創意和厚重的情感可以更好幫助高端品牌建立起有別于其他品牌的良好形象,同時需要尊重消費者的信仰,通過地域性文化背景結合全球性的設計理念,建立一個內涵豐富的高端品牌。
而面對“如何真正展現核心價值以及品牌個性”、“社會化媒體是否存在等級劃分”“負面口碑對于品牌的影響”等問題,嘉賓們也一一作出了詳細解答,并在分享的最后表示,在這個社會化媒體硝煙四起的戰場,洞悉社會化媒體“奢侈品風潮”,勢必成為奢侈品牌精準營銷的有效助力;而如何能在中國多變的網絡文化和紛繁的數字媒體中脫穎而出,已然成為各大奢侈品牌社會化營銷的重中之重。
來源:EMBA招生網本頁網址:http://www.raf9.com/fudan/63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