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7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EMBA教育中心與中國經營者俱樂部聯合主辦的“制造之美格力學習營”,準時開營!
參加此次學習營的全國各地的中國經營者俱樂部的企業家會員,他們帶著自己的疑問慕名而來,他們想知道關于一個只賣空調就能把營業額干到1400億元的企業背后的故事。
作為主辦方之一,對外貿易大學商學院副院長錢愛民教授受邀作為學習營隨營導師,她曾連任兩屆擔任格力電器的獨立董事,為此次學習營的成功舉行做了很多努力。她先同大家一起先參觀學習,后為企業家們在格力帶來了一場精彩課程“從財務報表看格力”,提升了此次學習營的實干精神。
下面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擁抱格力 溫情開場
早上8點半,一行47位格力營的學員們準時來到位于珠海市前山金雞西路的格力總部,偌大的工廠建筑樸實無華,似乎看不出我們就在祖國經濟發展的前沿陣地珠三角。
格力參觀時間定為8點50分,從門口集合處,大家移步至格力展廳。展廳外的沙盤旁邊,有一個小展臺上面寫著:“無悔”獻愛心,真情暖人間,旁邊展示的是董明珠的新書《行棋無悔》和配套光碟,并有一個募捐箱。原來這是一個自助募捐箱,愿意買書的人自行從架上拿走書或者光碟,直接把錢投到捐款箱里,所籌得善款將用于助學等公益事業。董總捐建了許多希望小學,在一些大學還設有“董明珠教育基金”、助學金等。現在看來這里,或許是整個廠子里,最溫情的一個角落。
格力展廳很硬氣
展廳玻璃上寫著不準拍照,并有工作人員會隨時上前善意提醒。所以,看似開放的企業對外宣傳的窗口,給格力展廳增加了一絲神秘,畢竟里面除了展示企業發展的歷史、各大方針政策,更多的是核心技術和產品。
作為中國電器行業科研投入最高的企業之一,關于格力的創新能力我們都知道很強,但如何強,強到什么程度,或許從以下數據可見一斑:
格力科研人員7000多人,年科研投入超過40億元,公司申請超過各項專利12000多項,發明專利4000多項,僅2013年申請專利2700多項,平均每天8項專利問世。自主研發的有磁同步變頻離心式冷水機組、一赫茲變頻技術、R290環保冷媒空調、光伏直流變頻離心機系統等一系列領先技術,填補了行業空白。
這些數據與“一個沒有創新的企業,是一個沒有靈魂的企業;一個沒有核心技術的企業是沒有脊梁的企業,一個沒有脊梁的人永遠站不起來”的標語交相呼應。
可以玩的冰箱才是好技術
在參觀過程中,有學員們問到,這臺機器市場售價多少,講解員說,這個要經銷商定價。
看著這些冰冷的空調,唯一可以人機互動環節,就是晶弘冰箱,它能保持冰凍礦泉水不結冰,拿出來晃幾下,就結冰了。對于這個神奇的“瞬冷凍”技術,激發了學員們的好奇心,紛紛從冰箱里拿出礦泉水搖一搖,看,真凍上了!食物也可以,零下5°不結冰。
格力展廳內除了家用空調、中央空調,還展示了多元化策略下生產的凈水機、凈化器等。凈化器是可以達到醫用殺菌的程度。
從展廳出來后,有學員談到感受,真的能感到這是一個實干的企業,展廳里列的都是實實在在的技術成果。他之前也去過參觀過別的電器企業,更多給你講的是文化,是理念。這就是格力的風格。
實干實干還是實干
緊接著,在領隊指導下,我們將去總部的空二分廠去參觀。場內有多條流水線,生產不同類型的產品,樓上樓下,上下穿行,井然有序,各項質檢程序嚴明。“講真話、干實事,講原則,辦好事,講奉獻,成大事”的標語不時顯現。年輕的生產者們在履帶后,帶著耳塞,熟練的去完成各項動作,雖然是相對較簡單的組裝程序,但是各項都不得疏忽。耳塞不是音樂,是為了防噪音的。一進入工廠就感到緊張忙碌的機器噪音與跟不大流暢的空氣,但也有學員表示,相比其他工廠,這是好的。
參觀環節結束后,回到主樓多功能廳進入與高管對話環節。此次分享交流環節是跟格力的兩位高管,一位是科技管理部的劉部長,一位是格力副總裁、董秘兼財務總監望靖東。因為是閉門學習,具體一些細節在此不贅述,只跟大家談感想。
好片子 格力造
格力宣傳片拍的如同電影大片。特別是關于光伏空調的研發,把整個研發過程中的堅持、辛酸與期待拍的驚心動魄。“電機燒壞一臺,損失幾十萬,燒壞一次,就再試一次。”董總說,“不在于燒一次機器損失了多少錢,在于最后的堅持非常重要,你沒有之前的損耗,你不可能有最后的成功。”
年輕的研發團隊平均年齡不到30歲,幾百個日夜的付出,敢于迎難而上,堅持不懈,終于在2013年11月16日凌晨發了光伏離心系統第一度電發電成功!
董總的這句也講的很好,她說,作為一個企業來講,每一個產品,不是做給任何人看的,也不是說給誰做的,而是由市場來決定,給你投票的,這個市場就是消費者。你做的產品不是消費者概念上的認可,而是實實在在感受上的認可!這就是你追求品質的完美。這種實干精神,也激勵著這些有夢想的年輕人,不斷探索。
有想法,就給你平臺
看完片子,學員們對格力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緊接著科技管理部的劉部長闡述格力的自主創新之路上,走過的幾個階段。格力電器是如何從1991年一個空調年產量不到2萬臺,年銷售額不足4000萬元的空調小廠,發展成為今天年銷售額過千億元的國際化大型企業的。
其中格力的鼓勵創新機制有兩點感觸比較大。
第一:公司設立科技進步獎,不一定非要看是否創造效益,只要對后續研究有借鑒意義。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是用在基礎研究,百分之三十是產品開發,還有工程化、管理創新,整個獎勵體系是格力創新基礎架構的源泉。
第二:只要有想法就可以提要求,需要設備、實驗室、人員、或者產學合作,都可以提要求,根據計劃做研究,2年5年,至于花多少錢,不需要做預算。目前,沒有任何一個項目是因為預算問題而不通過的。
這種不浮躁,不功利的做法很像國外大學的學院派作風,很有遠見。
一步步走在創新的大道上
緊接著,在此次的隨營導師對外貿易大學商學院副院長錢愛民教授的介紹下,副總裁、董秘兼財務總監望總,給學員們梳理了一下,格力從“好空調格力造”到“掌握核心科技”再到現在“讓天空更藍,讓大地更綠”三個格力步驟,分析了從格力在技術創新體系的三個階段。從90年代主抓質量,到2000年后通過核心技術的突破,在中央空調領域打敗國外品牌,占領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的位置。到目前,引領空調行業的方向和標準問題,比如通過研究光伏離心機技術,實現空調零能耗。
更精彩的是問答環節,學員們分別從自己所在行業的角度,比如學術、電力、媒體、互聯網等,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問題。望總的回答也非常實際,沒有機會問到問題的學員,表示非常遺憾,分享時間太短。
拿著糧票 看著年報 吃出干貨
12點10分,中午大家領完“糧票”一起到格力員工餐廳用餐。8塊錢一份,兩葷一素,量大無欺。此時,員工們都已經用完餐,回到了生產線,食堂空曠。
在食堂體驗員工餐也是課程特意安排,希望或許通過這頓飯,大家能進一步融入格力的文化中去。
吃完飯,照完合影,轉戰培訓教室,即將開始錢老師的經典課程,從財務報表看格力。
錢老師曾連任兩屆格力獨立董事,對董總的思想和風格以及對格力有著深入的了解。由她來講格力的年報,是最權威不過的了。
第一堂課,錢老師帶領大家開始從年報、報表掃盲開始,講到傳統看財務報表的方法,再指出這種常規的指標體系的局限,并為大家講解如何看報表是最有效,最接近實際情況。
第二堂課,錢老師以對報表分析深厚的專業知識,加上對格力的深刻了解,為大家解讀了報表里顯示出來的格力各項戰略極其背后的原因。你會明白為什么董總不怕打價格戰,為什么格力可以一年投入40億做為科研費用,以及5年再造一個格力的底氣和魄力在哪里。
時間有限,錢教授深入淺出的講解使那些從沒有接觸過年報和報表的學員,也有了具有實踐意義的認知,對以后做投資分析有很大幫助。同時學員們通過學習,更全面真實地了解了格力,也體會到作為對外貿易經濟大學的特色課程,《從財務報表看企業》的獨到之處。
課堂結束后,有些學員表示希望能去參加對貿大EMBA的課程,意猶未盡。
下午4點半,格力學習營收官,相信學員們來時帶來的問題或許能從格力的經營理念里找到答案,“實干贏取未來,創新成就夢想”。
此次學習活動作為一次高規格的閉門學習營,包含實地參觀、對話高管和專家課堂環節,把實戰與理論完美融合,為中國經營者俱樂部的企業家們,深度學習格力的創新經營之道,提供了最優質的學習資源與平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商學院將為學員們提供更多走出去學習的機會。
發布者:caiji
來源:EMBA招生信息網本頁網址:http://www.raf9.com/duiwaijingmao/74661.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