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EMBA教育中心在美麗的蘇州獨墅湖畔舉辦了“‘吳文化與蘇州評彈’講座與欣賞”的人文系列活動。傍晚,EMBA學員們來到了東南大學蘇州研究院,聆聽蘇州評彈學校副校長、國家一級演員、評彈大師邢晏芝與其兄邢晏春的精彩講座與精湛表演。
邢晏芝生于1948年,于1962年開始師承其父——人稱“開篇大王”的邢瑞庭,又與其兄邢晏春長期合作拼檔演出。她天賦佳嗓,音色甜潤,深得其父演繹的流派真?zhèn)鳎染钫{、俞調及楊派俞調。她在繼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脫胎于纏綿悱惻的俞調、祁調,吸取姐妹藝術唱腔的因素,創(chuàng)造了邢派唱腔——“晏芝調”。其代表作有長篇彈詞《楊乃武》《販馬記》,以及《密室相會》《杜十娘》《林黛玉》《貴妃篇》等唱段開篇。
首先,邢晏芝女士為學員們做了“吳文化與蘇州評彈”的精彩講座。作為蘇州評彈代表人物,她的邢派“晏芝調”,更能感覺到吳語“軟、糯、甜、媚”、評彈“說、噱、彈、唱”的魅力。邢晏芝女士介紹,評彈是說唱藝術,伴奏用的樂器多為琵琶和弦子(三弦),以一男一女搭檔為多。男的操弦子,為上手,主飾生角;女的則彈琵琶,為下手,主飾旦角。表演手法主要為“說、噱、彈、唱”。說即說白,敘述故事情節(jié);噱即插科打諢,活躍氣氛;彈是指樂器伴奏;唱即是唱腔,通常用來表達人物內心活動。這些知識加深了學員們對評彈,對吳文化的了解。
在講座結束后,邢晏芝與邢晏春兄妹給學員們帶來了精彩的評彈表演——《楊乃武和小白菜》,邢氏兄妹“說、噱、彈、唱、演、手、眼、身、法、步”合一,在彈唱的基礎上充分演繹慈禧太后、恭親王這兩個角色。當邢晏春老先生三弦琵琶叮咚響起,邢晏芝女士吳儂軟語娓娓道來,從那清麗婉轉、抑揚頓挫、韻律有致的詞曲中,江南的小橋流水、粉墻黛瓦如現(xiàn)眼前,茉莉、白蘭、丹桂、臘梅的香氣也似乎撲鼻而來,學員聽得如癡如醉。
大師的表演激發(fā)了學員們對評彈藝術的濃厚興趣,應學員們的熱情要求,邢晏芝與邢晏春兩位大師還表演了許多經典段子。學員點,大師演,現(xiàn)場氣氛十分活躍。除了表演,邢晏芝與邢晏春兄妹還回答了許多粉絲學員的問題,學員們興趣盎然。
活動最后,邢晏芝和邢宴春兩位大師和學員們進行了合影,在東南大學蘇州研究院留下了寶貴的記憶。
發(fā)布者:caiji
來源:EMBA招生信息網(wǎng)本頁網(wǎng)址:http://www.raf9.com/dongnan/80664.html聲明:我方為第三方信息服務平臺提供者,本文來自于網(wǎng)絡,登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若我方內容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反饋,我方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